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遠古時期,老百姓就已發現和利用茶樹,如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惫?122~1116年,我國巴蜀就有以茶葉為“貢品”的記載。
美麗傳說
茶可以作為飲料是中國人的一項重大發現。它的利用歷史和藥用植物一樣少遠。大概在采集和漁獵的古代時期,古人類在嘗百草的過程中發現了它。它的利用,可能經過了由食用到藥用,再到飲用的幾個不同階段。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記有“神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的傳說。在五干多年前,民間傳說有位最早發明農業、醫藥,被后人稱為“神農氏”的入,為了為民解除病痛,嘗遍百草,企圖尋找能治病的植物。有一次,他先后嘗了72種毒草,毒氣聚腹,五臟若焚,四肢麻木,便躺在一棵樹下休息。忽然陣涼風吹過,掉下一片樹葉落人口中,清香甜醇,他的精神為之一振,便將樹上嫩枝葉采下再嘗,咀嚼后,毒氣頓時退去,全身舒適輕松。于是他認定此種樹葉為治病良藥,并稱它為“茶”。從此,“茶就在世間代代相傳。據據說“茶”由藥用發展為藥、飲并用,也是神農經過多次品飲,反復檢查,才認定并傳于后世。
歷史記載
茶樹這種植物在地球上已經有數千萬年的歷史,然而茶葉被人們發現和利用,還是四五千年以前的事。在原始社會時期,沒有發明文字,人類活動和經驗只能依靠口和耳代代相傳。我國最早的字書(爾雅?釋木篇》(成書于秦漢年間,約公元前20)中就有“概,苦之說,經考證,“茶”即是現今“茶”的古名字。公元350年左右東晉常球所撰《華陽國志)中有多處談到茶事。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述:“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丹、添、茶、蜜……皆納貢之?!敝芪渫趼暑I南方八國伐紂是在公元前1066年,這說明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巴蜀一帶已用當地所產茶葉作為貢品了。用文字記錄人類活動,往往滯后于事實本身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可以判斷,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國云、貴高原的川、滇、黔相鄰地帶已經開始了茶葉的栽培和加工。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未見有比我國更早發現和記載茶的國家,我國是最種植和飲用茶的國家
原產中國
自古以來,我國西南地區就有許多關于大茶樹的記載。唐?陸羽(茶經》中稱,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擔者,伐而援之。宋?太平興國年間的《太平専宇記》中說:“瀘州(四川南部)有茶樹,夷人常攜瓢軍登茶樹采茶?!北彼?沈括《夢溪筆談》(約1093)卷二十五雜志二中曾談到“建茶喬木”。明代《云南大理府志》中記載:“點蒼山………產茶,樹高一丈?!苯夥藕?考察發現的大茶樹就更多了。據統計,在云、貴,川等省的200多處都有大茶樹,甚至有的地區是成片分布的,如云南省源縣干家的古茶林群落,其面積達到數干之多。云南省動海巴達大照山有一棵大茶樹,樹高達3212米,胸圍29米,樹齡估計在1700年以上,是迄今發現樹齡最老的野生茶樹。位于勐??h南糯山,被稱為“茶樹王”的栽培型大茶樹的樹齡也有800余年。最近在治縣邦威發現的一株過渡型茶樹王,樹齡約到有1000年。這三棵不同類型的樹王作為樹起源地最好的歷史見證,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樹種,供國內外學者參觀研究。
有沒有野生茶樹固然是研究茶樹原產地的一大根據.但如果從茶樹栽培歷史的發展、親緣植物的分布、植物體化學成分等多方面綜合判斷,才能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從茶樹的親緣植物分布來看,山茶是茶樹種群最接近的植物。全世界山茶科植物23屬,380余種,除其中10屬產于南美洲外,其余各屬都產于亞洲熱帶和溫帶。我國有15個屬260余種,大多分布在云南、貴州和四川一帶。云南省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其中的大理山茶、怒江山茶、云南大花茶等都很著名,有山茶“甲天下”之稱。如果從古地理、古候古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自第四世紀以來,全世界經歷過幾次冰河期,對所有植物造成極大的災害。根據我國西南地區冰川堆積物分布情況來看,云南受到冰河期的災害不大,所以在云南原生的大葉種茶樹沒有受到嚴重影響,保存最多。大頭茶、木荷、柃木、厚皮香、石筆木等樹的近綠植物在森林中也隨處可見。因此可以推斷,云南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近年來,一些科學家用生物化學的方法進一步研究了茶樹的原始類型,發現在云南茶樹品種的葉子中所含兒茶素比較接近茶樹幼苗期兒茶素的類型。這說明云南茶樹芽葉的新陳代類型比其他品種茶樹簡單,因而更有理由斷定,云南茶樹是現在所有茶樹中最為古老的原始類型。綜合上述事實,我們認為茶樹原產自中國西南部,云南則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