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90歲生日那年,在一個會議上我得到一個茶杯,由于自己的認知,心里暗想——這種規格的會議怎么就送個這么小的禮品?
一段時間之后,我還是想不通,就去百度上找:“這是個什么茶杯?到底有什么價值”?啊——是毛主席同款的“毛瓷杯”!同時呈現在我眼前的還有很多很漂亮的各種瓷器的照片;其中有代表中國參加各種國際展會獲得金獎的消息;國家接待全球政要用的生活瓷器;中國送給各國元首的禮品;特別是在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候,中國政府也是帶著這種工藝的茶具送給聯合國機構做禮品的等等消息。
我懵啦,這么一個不起眼的茶杯竟然有這么高的行業地位及國際價值!
...... 又一段時間之后,這些信息在我的腦袋里還是記憶深刻,我心里想,這么好的技術,這么好的生活瓷器,拿了那么多金獎,怎么就連我們這些還算見過點世面的人也不知道呢?哦、商機、一定是商機!突然好像有一道光從眼前閃過,我就追著這道光往前走,走遍了全中國,翻遍了全行業,最后得到一個結論:“在中國這個世界級的名片當中,竟然還有三個空白!” 1 品牌缺位 整個行業當中竟然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引導消費的品牌; 2 美觀缺位 這個和我們身體健康關系、生活品位頗為緊密的行業,我們絕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日用瓷器的時候追求使用功能,缺少美觀意識??! 3 業態缺位 這個和我們中國人一起生活了幾千年的產品,市場上卻很少有專賣業態,更別談品牌專賣了。 所以:從2012年開始,我就下定決心,希望給這個古老的行業賦予新的生命和歷史使命,做出我們中國人的品牌。讓中國瓷器重新走上世界的舞臺,站在屬于我們的高度。 “銀銀”迎光而升。我們用了6年多的時間來打造和沉淀“銀銀”這個品牌,在這6年當中我們幾乎沒有周末,幾乎每天晚上加班到10點、11點、12點,幾乎沒有出去旅游過。